更新
2025 年 9 月 23 日
Apple 推出全新計劃,保護和復育加洲紅木林
2021 年起,Apple 經其創新的 Restore Fund,已於六大洲投資二十多項保育和再生農業計劃
今日,Apple 宣佈與 The Conservation Fund 合作,投入一筆全新資金予加州一片經營林業的紅木林,以助其復育及可持續管理工作。
此林木計劃隸屬 Apple 經擴展的 Restore Fund 項目;基金目前已投資遍佈六大洲的逾二十項保育和再生農業計劃。
Apple 環境、政策及社會事務副總裁 Lisa Jackson 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經日益擴展的 Restore Fund 項目,協助保護加州極具標誌的紅木。森林是我們從大氣中去除碳排放的最強大方法之一。我們在全球自然領域的投資正運用此法,同時支援社區、刺激本地經濟,以及增加全球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
Restore Fund 項目旨在擴大全球對自然為本的除碳技術的投資規模。自 2021 年與高盛集團 (Goldman Sachs) 和保護國際基金會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推出此基金以來,Apple 一直擴展項目—— 先於 2023 年加入由 Climate Asset Management 管理的新基金;2025 年擴大規模,Apple 撥出額外資金,直接投資美國與拉丁美洲的自然生態為本計劃。Apple 供應商台積電 (TSMC) 與村田製作所 (Murata) 亦已投資此基金。
Apple 投放於自然生態的投資,於 Apple 2030 擔當重要角色,此為 Apple 的遠大目標,即於 2030 年前 Apple 整個碳足印實現碳中和。
要達成此目標,Apple 致力將其全球碳排放減少 75% (與 2015 年的水平相比),目前相關減排幅度已突破 60%。為抵銷剩餘碳排放量,Apple 運用來自優質除碳計劃的碳信用,優先選擇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因其具備可擴展度及多重協同效益。
至 2030 年,Apple 及其供應商擬經全球不同計劃,每年從大氣中移除 960 萬公噸碳。
保護美國森林
紅木林計劃下,Apple 投資加州門多西諾郡 Gualala River Forest 的長期復育與可持續管理工作。此為與美國非牟利組織 The Conservation Fund 合作的項目。The Conservation Fund 收購面臨威脅的森林與其他自然景觀的土地,免其遭受破壞。
2004 年以來,The Conservation Fund 已於红木林地區保護逾 120,000 英畝的加州林木。
The Conservation Fund 主席暨行政總裁 Larry Selzer 表示:「美國森林正面臨巨大壓力,預計至 2050 年將有 1,300 萬英畝的林木會面臨消失危機,此為當今最嚴峻的其中一項保育挑戰。森林是鄉郊經濟的基石,支撐逾 200 萬個就業機會。我們與 Apple 的合作,能為經營林業森林的保護工作樹立強而有力的典範,我們期待將此模式推廣至全國各地的合作夥伴。」
Gualala River Forest 是加州北岸沿海大片紅木林的一部分,數以百計野生物種棲息於此,更是加州北部海岸眾多社區的經濟命脈。經此合作夥伴關係,The Conservation Fund 將持續以可持續方式管理森林,而 Apple 則將得到隨林木增長而產生的碳信用。
Apple 先前曾與 The Conservation Fund 合作,在緬因州與北卡羅萊納州保護逾 36,000 英畝經營林業的森林,以履行在美國保育工作的承諾。加州紅木林以外,Apple 亦經與 Climate Asset Management 合作的 Restore Fund,在華盛頓州投資一片多物種溫帶雨林。
保育全球自然環境
Apple 對自然的承諾遍及全球。經 Restore Fund 項目以及資助不同社區與環保團體,Apple 在非洲、亞洲、澳洲、歐洲、北美洲及南美洲投資且支援數十項自然為本的除碳、再生農業和創新保育計劃。
今日,Apple 同時宣佈將動用全新撥款,推動全球多地的保育工作。當中包括與保護國際基金會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合作,培育保育領袖及建立保護重要生態系統的能力,例如印度的紅樹林;同時亦支持 Jane Goodall Institute 的全球 Roots and Shoots 計劃,以及由社區主導的保育行動。
此外,Apple 亦正與 The Nature Conservancy 合作推動新計劃,評估各種以遙感探測為本的工具,用於監測及驗證自然氣候解決方案計劃的成效。
全新撥款建基於 Apple 與專業合作夥伴及本地社區由來已久的合作,以支援創新保育工作。以上計劃有助推動保育研究、支援可持續生計,以及試行碳截存、框架建構與融資的新做法。
分享文章